早上同事悄悄來說一堆人上天台看日偏食,於是也跟著去瞧瞧
只能說真不愧是科技產業,居然有太陽濾鏡片可觀看
肉眼只能看到刺眼的陽光
但透過薄薄的黑片,月牙形清晰可見
有趣的是一陣烏雲飄過遮住太陽
不用鏡片就能直視,可惜沒能拍下來
>>(同事拍的)好像晚上的月亮喔
回到辦公室後,主管傳來成都同仁寄來的日全食照片
再次讚嘆真不愧是走在科技尖端的產業,資訊流的速度可說是無遠弗屆
西元2009年7月22日將發生日全食天文現象
本次日全食剛好發生於月球繞地球公轉軌道近地點後約4個多小時,因此時月球離地球稍近,所以月面看起來會比較大(該時月面視直徑比日面大了將近5.80%),落在地球表面的月球本影也因距離稍近,造成這次日食比較寬廣的全食區,最大全食區直徑涵蓋達258公里。
至於臺灣及東亞諸國、太平洋西南側諸島國及夏威夷等,雖不在全食帶上,但亦可見到不同程度的偏食現象。
2009/07/22日全食大勢圖
影像來源:Eclipse Predictions by Fred Espenak, NASA's GSFC
臺灣因離全食帶較為接近,因此可見較大食分的日偏食,各地所見日偏食最大程度依離全食帶遠近而略有差異,北部所見偏食缺角較大,越往南則略小一些。馬祖的最大食分為0.882(09:36:52),是臺灣能見偏食缺角最大的地方,約有86.80%的日面被月亮所遮掩;北部海面的彭佳嶼最大食分也達0.870(09:41:33);至於臺灣本島則以臺北縣石門鄉富貴角的食分0.857(09:40:28)最大;國境之南恆春鎮南端的鵝鑾鼻,最大食分為0.739(09:39:59),約有68.6%的日面被月亮所遮掩。
7/22上午 臺北所見日面初虧、食甚及復圓之狀況(正上方為天頂方向)
地球的衛星-月球繞著地球公轉,當月球繞行至地球與太陽之間且正好發生於月球在黃道面的升降交點附近時,
3者在太空中成一直線,此時月球的影子投射在地球表面,在影子區裡就可以見到月亮將太陽遮掩的日食現象。
日食有幾種型態,若月面僅將日面部分遮掩時,稱為日偏食
網頁資料參考來源:
- United States Naval Observatory - MICA
-
IAU Solar Eclipse Education Committee
-
NASA Solar Eclipse Bulletins - Total Solar Eclipse of 2009 July 22 (6.7 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