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看展向來是看人居多,果不其然午後時分來到歷史博物館,門口已是滿滿人潮,

長期看展得出一個心得,尤其是具有增長見聞之展覽一定要看二遍

第一遍自己先看過,然後再等PM3點,聽現場的導覽員解說(記得租20元的語音導覽機)

這樣便能將展場文物了解通徹

合圖.jpg  

名列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之一的瀋陽故宮,歷經大清初期兩代帝王努爾哈赤與皇太極在此生活和執政,在中國都城歷史上享有「盛京皇宮」之尊崇地位。宮內珍藏幾萬件之宮廷文物,富含建州女真的建國精神,反映大清入關前後滿族民俗,具有高度的文化與藝術價值。

此次【大清盛世—瀋陽故宮文物展】精選文物展品共計120件,(含國家一級品24件)首次來臺亮相,歷經努爾哈赤、皇太極、順治、康熙、雍正、乾隆等六位皇帝統治清朝盛世數百年,展現大清六皇一后(孝莊皇后;傳說中野史所記載的大玉兒,但據導覽員口述正史並無此名)氣勢與宮廷遺珍之美。其中御用寶劍、八旗甲胄、鹿角椅、金漆九龍紫氣東來銅字匾等一級珍藏文物更是首次來台!通過這些文物可以瞭解當年大清王朝的盛世輝煌,也可更進一步瞭解清代皇宮藝術品的精彩和珍貴。
logo.jpg

起緣~ 
瀋陽故宮是清朝入關前 (西元1625年至1644年) 所建造的皇宮,後金「汗」努爾哈赤攻佔瀋陽,
西元1625年遷都於此,隔年其第八子皇太極繼位,並對皇宮進行改革擴建,
西元1634年皇太極改名為「盛京」,
西元1636年正式改國號為「大清」,且自立為帝。

1644年大清入關取代明朝,遷都北京後,盛京成為陪都(奉天府),爾後順治、康熙、雍正、乾隆等清歷代帝皇,東巡祭祖期間便是在此居住、理政,並由乾隆時期再次進行擴建,尊藏四庫全書外,按清朝制度規定,中央政府的檔案形成後在北京保存一份的同時,還要重新繕寫一份恭送盛京尊藏,以示尊崇盛京的地位。故歷史上以「一朝發祥地、兩代帝王都」為對瀋陽故宮的敬稱,顯示其重要的歷史地位。2004年7月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將其列成為世界文化遺產,是大陸現存,北京故宮之延伸皇宮建築。

>>山海關為東北地區與中原內地的樞紐,因此成為兵家必爭之地,1644年(明崇禎十七年、清順治元年)吳三桂與李自成在此開戰,吳軍節節敗退,求援多爾袞等清兵入關,率兩萬精騎支援,直攻京城,自此大清帝國正式入主中原,完成立國霸業。

>> 記得有一回Kevin Wang 提到他目前鎮守秦皇島,而山海關正是在此地

必看展品如下:清太祖努爾哈赤御用寶劍、玉把纏線馬鞭、仗馬鞍、八旗甲冑、八旗旗幟、龍紋信牌、鑲銅嵌料螺號、木托交槍、清太宗皇太極御用鹿角椅(同一對角的12小角當成椅子支柱)、乾隆帝弘曆御用紅漆雕龍交椅、愛新覺羅玉牒、金漆爐几、清太祖高皇帝努爾哈赤玉寶、點翠女頭飾、皇帝大閱鈚箭、透雕金漆寶座、金漆雲龍屏風、念字行書雕雲龍銅字十言聯、清初四王山水畫(王時敏、王鑒、玉翬、王原祁)、九柄如意、長達2030公分的康熙南巡圖等

紫氣東來.jpg  
>>導覽員說這是正品,而目前瀋陽故宮放的是複製品,現場可以看到上頭藍底木頭已龜裂。
乍看到這匾額時一直在想哪看過,後來想起是之前看過的一部電視劇"淚痕劍",裡頭的男二號-卓東來,住所便掛這幅,且身穿紫衣....

金漆九龍趕珠紫氣東來銅字匾
清乾隆御筆“紫氣東來”金漆趕珠龍紋匾,原懸掛于瀋陽故宮鳳凰樓下大門上方。此匾為清乾隆皇帝弘 曆親筆題寫,匾為木制長方形,四周為寬邊浮雕金漆雲龍紋飾,共有九條雕龍,上沿正中為一條正龍,兩側各有一條行龍,下沿中間為二龍戲珠紋,兩側各有一條行 龍,左、右邊框各有一條升龍,龍首均為圓雕製成,並安有金屬絲龍鬚。匾內沿為深紅色,匾心為洋藍色平面,中間鑲有銅制乾隆帝御筆行書“紫氣東來”四字,題字上部中央有陽文篆書“乾隆御筆之寶”璽印。

 展覽日期:2011年1月29日至5月1日 (除夕休館一日。星期一及國定假日照常開放參觀)
臺北市南海路49號,TEL:02-2361-0270
 
捷運
●於「中正紀念堂」站下車,由1、2號出口往海南路方向至本館。
●於「小南門」站下車,由3號出口往植物園方向至本館。
 
每日開放參觀時間:上午10︰00至下午18︰00止
售票時間︰展期間每日10︰00-17︰30於展區入口售票亭
每日定時導覽:上午11︰00、下午15︰00兩場
  

>>部分圖文取材自:國立歷史博物館~大清盛世‧瀋陽故宮文物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