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屋、租屋搬家入厝、安神位及元宵、清明、端午、中元、中秋、重陽、冬至、除夕等重要年節時就需祭拜地基主。

地基主一般?無神像或是神位,而是住在家裡的最後面,通常是跟灶神(上天派駐在一般家裡的上級指導)住在一起。

 

因為祂不是很高階的神明,祭拜時則在住家的最後面最裡面(一般都是在廚房)向屋內祭拜。

 

祭拜時間通常在早上十一點到下午一點之間。(有些地方是傍晚以前即可)

 

祭拜供桌請用矮桌或是矮板凳,因為地基主身高不高。

 

祭祀準備的東西是簡單菜盤或一份雞腿便當:滷蛋一個、最重要的一支雞腿(祂的最愛)、白飯一碗、菜湯一份或另加一個橘子等水果。茶或酒三杯

 

金紙方面:四方金(大刈金)三支,再一支四方金(大刈金)當作插香的座,或是金元寶10個即可。

 

在金銀紙方面,有人會多燒一支「經衣」,而「經衣」通常是燒給好兄弟的呢!

 

還有人說,除了祭拜地基主外,還要祭拜地基婆,所以拜拜時要準備兩副碗筷,這個部份是

 

 因為地基主是官是神,所以我們要祭拜,但不是每個地基主都有地基婆相伴,而根據天上神職任用條例,沒有地基婆這個官職,基於人間的我們認為成雙成對的有情觀念及祭拜的禮貌周到源由,所以不用特意祭拜.但現在大部份的人還是會準備兩副碗筷以示周全(禮多神不怪囉!)

 

祭拜時如何呼請很重要,要不然請來好兄弟做客就很麻煩了

 

要唸:「安請某某某地址的地基主神,弟子(信女)今天準備簡單菜飯請地基主神上座享用,請保佑閤家平安」。

 

等1柱香過了三分之一就可擲筊問是否享用完供品可燒化金紙。

 

等準備的金紙燒化完,最後才把那一疊插香的金紙與香一同燒化掉。

 

還有人說,因為地基主是所有的神裡最小的,如果太晚燒紙錢的話會被其他的神給搶去,這個也是不對的。

真正原因是因為祂神職小,受供時間有限制,所以在1柱香的時間內完成所有祭祀動作。

關於拜地基主為什麼不能用桌子?

緣故來自很久以前祂曾經為了保護家裡的一個成員,和一個鬼差交換身軀,因此祂身高不高,大約只有3~4尺(大約100~120公分)。所以祭拜地基主的供桌不能太高,否則你就是在欺負祂,一般會用椅板凳當供桌。

拜「地基主」在中國閩、粵是沒有這種習俗,是台灣特有的風俗,「地基主」民間如此說法,有人說是比「土地公」小一階的「土地公仔」,有的說是一個家的「土 地守護神」。以上兩個也都對,但不具體,正確是,我們是在拜賜給予我們這塊土地的先民,也就是這塊土地的原來土地主人及主人的守護神(阿里祖)。

為什麼,拜「地基主」要在廚房呢?鄉、市、鎮、村,里為什麼沒有看到它公眾的廟宇呢?

台灣先民經過漢化後,去除原有信仰,部份改信基督教;而大部份隨漢人改信佛、道教,而原來「平埔族」祭祀的神祇予以「隱形化」。

二、廚房是我們吃飯解決三餐的地方,它可是非常神聖的地方,漢人又有拜明察民間是非的「灶王爺」習俗,一同共享人間煙火最適宜。

照漢人拜神的風俗,把祖先守護神改移到廚房,以示不「背祖」(拜地基主只有供品,沒有漢人象徵性的神像、文字、牌位),由三月節(清明節)、七月半(普渡)、冬至(平埔祖祖神生日)可看出他的端倪

一般民俗專書或農民曆是這樣記載的。由吳瀛濤先生著:『台灣民俗』裡稱地基主係宅地的先住者,俗稱開基祖,因為後來宅地被別人侵占或淪落別人居住,俗信應 祀拜之,始免於惹禍,於每月初一、十五日拜土地公時另拜之。由江衍榮先生著:『今天要拜拜』裡稱地基主即是原先住在宅地上的靈魂,我們這些後來的過客,為 表敬意及佔地打擾的歉意

必須於正月十五日元宵節、清明節、五月五日端午節、七月十五日中元節、九月九日重陽節及過年祭拜地基主,以防犯煞氣及惡鬼的干擾。由張逸堂先生著:『拜出 好運來』裡認為地基主就是原先住在這塊土地的鬼靈,一般尊稱祂為「宅神」。祭拜地基主是希望能夠與祂和平相處,不要對居住者作祟。由李秀娥編撰、李豐楙審 校的『祀天祭地』裡未記載有關地基主的由來,僅提到拜地基主須準備五味碗、米飯、水果、刈金、銀紙、經衣等。

一般民間風俗除了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元節、重陽節、除夕祭拜地基主外,凡是搬新家、移居、安神後的當天下午一定要拜地基主,營業店面則於拜土地公 時順便拜地基主,若是全部算上一年至少要拜六次至二十幾次之多,可見在台灣地基主受民間重視的程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