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孔子聞之曰:「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孔子的意思是說,若是只以言談來判斷一個人的品德優劣,那麼對於能言善道的宰予,就會認為是個品德優秀的人,但是後來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卻發現宰予原來是個「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的人,所以若以言談來評判宰予這個人就會發生錯誤;要是以一個人的外貌美醜來判斷一個人的才能高下,那麼孔子初次見到子羽這位醜男時,就認為他的資質駑鈍,根本就不想收他為徒,但子羽後來卻表現得才能出眾,有三百位弟子跟隨,並得到諸侯傳誦,所以若是以貌取人,那麼孔子對於子羽的判斷就錯誤了

 

 

合宜之穿著

 

面試時,並不是看求職者穿著打扮是否正式,而是要看穿著是否合宜合宜的穿著裝扮指的是要符合你所應徵的工作性質的需求若應徵的工作屬於流行行業,那麼應徵者在外觀上就需要能展現自己的品味;若應徵美工相關職務,則對於色彩搭配就要特別注意;應徵需要面對客戶的工作,穿著就應該要正式些,而需要勞動的工作,穿著就應該輕便些當然如果不管應徵什麼工作,求職者都穿很正式的服裝,至少也可表達對這次面試的尊重但如果是應徵一般的工廠作業員,卻穿得西裝筆挺,全身名牌,我想大部分的面試主管都會懷疑這位求職者是不是家境太好,或是搞不清楚這份工作的性質,而不敢錄取,因為會擔心一但錄取後,恐怕會做不了多久就離職了!

 

從事每個行業的人,通常都會表現出那個行業的樣子,所以如果求職者是真的曾經做過那個職務,那麼就應該會表現出那個職務的特定樣子譬如說高科技的工程師平常上班常見的穿著是簡單的T-Shirt或Polo衫,搭配牛仔褲或休閒褲,再配上球鞋或休閒鞋,很少會有人穿西裝的但金融業就幾乎全部都穿西裝或套裝。

謙恭有禮可以改變觀感

面試時,面試主管通常第一眼看到求職者的長相實在是很抱歉的「外貌出眾」,可能心就涼了一半,就沒什麼繼續面試的意願但常常實際面談一段時間後,會發現求職者怎麼長得跟剛開始看到時變得不一樣了。這是因為,人在緊張時,表情會顯得嚴肅僵硬,原本長相就不怎麼討喜的人,這時外表看起來就會更不和善但當緊張消除了,開始有了笑容,就會發現他其實長得還不錯。

另外就是其實我們對於一個人的觀感是綜合的,會根據他的談吐態度、內涵氣質而會有不同的感覺,當你與一位面惡心善的人面試一段時間後,發現他表現得謙恭有禮、態度和善、能力也不錯,這時他的長相在你的心中就會起了變化,你會突然發現,他怎麼感覺上好像比原來好看得多了。

從外貌長相可以看出家庭背景以及生活環境

年紀愈輕的人愈可以從外貌穿著打扮來看出家庭背景,一個外型清秀氣質出眾的人,很可能家庭環境富裕,所以從小就備受呵護;相對的,一位外型質樸,則可能來自於一個平實的家庭年紀愈小愈容易由長相看出聰明與否,尤其是聰明的小孩,幾乎一眼就可以看出是個聰明的樣子所以對於剛畢業的求職者,可以由他的長相與穿著大致推斷出他的家庭背景與生活環境如何

三十歲以後長相要由自己負責

但隨著年齡增長,一個人的長相就會與先天及家庭環境漸行漸遠,就譬如說蔡琴剛出道時,長相實在是讓人不敢恭維,但後來卻讓人愈來愈覺得很有味道就是如此三十歲以上人的長相比較受到個人歷練與個人期望的影響,正是所謂相由心生,你是怎樣的人很容易就會寫在臉上所以一個人在三十歲以後,一個人的長相是如何就要由自己來負責。

但年紀愈大,人就愈懂得偽裝,受到過多社會歷練的影響,一個人的外表就愈會呈現出他想要別人認為的結果,而未必是他真正的自我因此,對於歷練愈多的人,根據其長相只能推斷出他需要面對人的態度是如此,卻不能依此推斷出他的個性。

美醜不是判斷標準,給人的觀感才是重點

所以面試時,可以從一個人的外貌,看出些端倪。以貌取人並不是看他長得好看不好看,而是要觀察求職者的外型給人的觀感是什麼,而這個觀感則是根據長相穿著、禮儀談吐等綜合的結果。求職者是一朵溫室的花朵,還是歷練豐富的人;是認真的人還是邋遢的人;個性是適合這份職缺的人,還是根本就找錯工作了,這些都可以由求職者給人的觀感中去發現

觀察更需要求證

由外貌觀察到的訊息,千萬不能就以此來判斷,而是要在接下來的面試訪談中去逐一的查證很多面試主管最常犯的錯誤就是當觀察到求職者的某些現象時,就立即對求職者做出判斷。例如有位求職者在面試時經常笑容滿面,長得就像個彌勒佛一樣,這時面試主管很可能就會認為他的個性是很開朗的並具有高抗壓性,但事實上卻未必如此有觀察才有疑問,有疑問就需要求證。千萬不要一看到求職者的長相後,就直接驟下判斷,那麼很可能就會發生孔子說的:「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了。

以上文章轉載自《凌帠的管理世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